九洲新闻

全国人大代表李寅建议(四)|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建议

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,立身行业根本,聚焦能源行业运营痛点,积极寻找办法解决补贴缺口问题,充分调研、深度思考、缜密分析,提出具有高可行性的建议。本篇是李寅代表为解决供暖煤炭与热价联动问题所提出的专门建议:《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建议》。

微信图片_20230509105238.png

一、提出背景

冬季供热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民生保障,黑龙江省鹤岗市,却因一份“限热停热紧急通知”引发关注。尽管个案得到解决,类似情况却并非偶然。由于煤炭价格高居不下,环保升级,管网改造,供热企业成本持续上升,成本严重倒挂,致使供热企业“越供越亏”,却是普遍的共性问题。供热是关系居民冷暖与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,在“市场煤、计划热”夹击下,由于大多民营供热企业没有长协煤渠道,煤价一旦大幅上涨,就会陷入经营困局,供热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难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。国家发改委虽已要求落实属地政府的帮扶、监管和兜底责任,“如果发生供暖企业弃供、停供的情况,地方政府要无条件予以兜底保供”。按惯例,地方政府还会根据实际情况,在供暖期后给予供热企业一定热费补贴以填补亏损,但政府兜底并非长久之计,建立合理有效的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才是治本之策。

二、相关现状

早在2005年,两部委就印发了《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》的通知,鼓励各地建立热力出厂价格与燃料价格联动机制,理顺煤热价格关系。由于文件却缺乏可操作性,供热成本如何核算、根据煤价如何设置合理区间等问题都是各地政府自行解决,部分省市相继出台过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文件,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,几乎没有城市真正建立起联动机制。热价升降更是牵扯到民生的问题,尤其是供热成本提高时,政府部门往往为了稳定民心,更愿通过补贴来解决问题。落实煤热价格机制,政府积极性不高,导致居民怨声载道、热企叫苦不迭、政府两头补贴,真正建立起‘能涨能跌’的热价,仍面临诸多现实制约。其根本原因是供热没有像电力等其他能源品种一样,形成规范价格与成本联动机制,没有按市场规律来解决供热市场的现实问题。

三、机制建立必要性

因此,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煤热价格联动机制,是疏导长期积累煤热价格矛盾、规范热力价格行为的迫切需求。有效制定民生保障和市场化结合的定价机制,科学合理考虑煤炭价格和生产价格成本变动等因素,平衡热力生产、售热企业和供热用户三者利益关系,逐步建立有竞争力的供热市场,持续推进建立科学有效的煤热价格联动机制,才是促进热力产业发展,保障人民冬季供暖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。

四、人大代表李寅建议

1、应充分发挥供热市场化机制,突显“热”的商品属性

建议两部委持续推进细化“煤热价格联动机制”,进一步完善可操作的定价机制,规范热源出厂价格构成、热力管网输送价格等,供各地政府在价格调整过程中参考执行。“按照合理补偿成本、合理确定收益,并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则,制定可持续的供热燃煤价格联动机制。

2、热力企业成本透明化,可以增加企业和居民之间的互信

建议主管部门应定期开展成本监审工作,不流于形式,充分全面的了解热企经营状况,为‘能涨能跌’的热价提供依据。不能全面掌握热企各环节真实成本,煤热联动就缺乏依据,无法制定合理的价格区间,即使涨价也无法疏导煤价成本,造成能涨不能跌的情况,从而引发社会舆情,激化了热企与居民的关系。

3、多方协作促进地方政府,落实、落地、落细煤炭资源保障

建议主管部门落实民生供热企业不论规模大小,不论所有制,全部纳入煤炭中长期合同覆盖范围,并严格执行中长期合同价格的政策。帮扶中小热力公司,以地市为单位统一签订和履约,专项核查长协煤的履约落地情况。价格主管部门细化供热用煤价格统计指标体系,确定采价点、报送制度、统计方法等,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平均煤价及变化幅度,定期对外发布,作为煤热价格联动的计算依据。